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白斑治疗 >> 白斑治疗专家 >> 正文 >> 正文

宝宝嘴里擦不掉的白斑,到底是啥

来源:白斑治疗 时间:2018-2-6

家长发现,宝宝的嘴里起白色的皮,用棉签也无法擦掉,去医院,经医生诊察发现,宝宝其实是得了鹅口疮,属于轻度状况。很多家长还不了解,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本病是念珠菌感染所引起。

口腔菌群王国中可以多达80种真菌生活,其中主要的是念珠菌。在口腔菌群正常的情况下,念珠菌在茫茫的“菌”海种根本没什么存在感。然鹅,当正常的菌群环境失调,例如滥用抗生素,过度追求“消毒”清洁状态,使原来的细菌邻居、对手纷纷“阵亡”,念珠菌就会借此机会迅速发展自己,成为一方“恶霸”,更是会联合其他的坏细菌,一起作恶。当念珠菌和口腔链球菌一起联手的时候,就会引发口腔黏膜的损伤,导致口咽部念珠菌病,也就是鹅口疮!

宝宝感染鹅口疮的原因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牙床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

宝宝患有鹅口疮时的症状及危害

1.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黏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5.宝宝感染了鹅口疮,会因疼痛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如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管,一旦受到牵连,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拒绝喝水,有可能出现脱水。

鹅口疮的治疗和预防

治疗: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清洗患儿口腔,还有可用制霉菌素混悬剂或制霉菌素药片,每片10毫升温开水化开,切忌用凉水或开水。也可用制霉素加鱼肝油涂擦口腔患处。另外,加强营养,特别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

另外,出现鹅口疮也可以说明婴儿消化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所以,我们可以给宝宝服用一段时间的益生菌,帮助宝宝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从而起到治疗鹅口疮的作用。

预防:1.产妇有阴道霉菌病时应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

2.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并建议在宝宝吃过辅食后,让他喝2—3口温水,清除食物残留。

3.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和乳头;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

4.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煮沸消毒,但是家里不要使用消毒剂,破坏菌群的平衡状态。

5.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6.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用具不可混用。

注意

鹅口疮,并不是复杂的疾病,很容易治愈。但是,它的恼人之处,就在于它的反反复复。所以,在这里,我们强调,在用药后2到3天病变即可消失,但是还应坚持用药数日(至少7天)!另外,在用弱碱性溶液给患儿清洗口腔的同时,母亲也应用小苏打溶液清洗乳头,以免重复感染。还有,就是如果病儿有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历史,应尽快停止使用抗生素,扶植正常口腔菌群。

猜你感兴趣↓↓↓

拜托!请让我自己长大

这个习惯,让孩子越长越丑!

急性乳腺炎,是娃他爹永远也体会不到的痛

养育聪明宝宝的7个方法

断奶旺季,你给宝宝科学断奶了吗?

长按识别







































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2018治疗白癜风疾病最好的药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zhongtai.com/bbzlzj/2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