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白斑综合症(WSD)是由白斑综合症病毒感染虾类的严重疫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发病水温一般为20℃~28℃。稻田小龙虾养殖发展迅猛,需要警惕小龙虾暴发白斑综合症风险,初夏和初秋,稻田养殖小龙虾有可能会出现一个发病高峰。
预防措施
苗种把关严格苗种产地检疫应从能提供苗种产地检疫证明的地区引种,不从疫区和疫情不明地区引进虾种。投放的虾苗应该健康活泼,无病无伤残,养殖户最好自繁自养。
适当降低放养密度新开挖稻田,依据稻田条件,每平方米放养每公斤60~65头的虾种20~40公斤。养殖过程中,及时捕捞成虾上市,降低养殖密度,在捕捞过程中,尽量小心操作减少人为干扰,避免引起小龙虾产生应激反应。
加强健康养殖管理养殖管理可参照《克氏原螯虾稻田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每丘稻田应有独立的进出水口,严禁串联进排水,同一水系不提倡大面积成片养殖。搞好水草的栽培管理,保障小龙虾有充足的饵料;饵料不足时,在降低养殖密度的同时,可以投喂水草、玉米、小麦等饲料,尽量少投配合饲料。早晚巡查,观察虾的摄食和活动情况,每丘稻田虾池设立观察地笼(口部敞开),准确了解并预测发病情况。
加强水质管理 改善水质环境,可适当施用微生态制剂;保持适当水量和水体稳定,不频繁换水,以提高小龙虾的抗应激能力或抗病力;在换水时,切忌将患病虾池水未经消毒排入进水渠,在加注新水时要避免将病原已经污染的沟渠水引入池塘,并避免剧烈冲刷池底。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泼洒聚维酮碘或季氨盐络合碘,交替使用,每10天泼洒1次,剂量按说明书。
做好无害化处理 对患病池水体和接触疫病水体的工具、器皿、人员消毒杀菌处理,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及时捞出病死小龙虾,采用焚毁、掩埋、高温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内服药饵对于没有发病的小龙虾,饲料中添加免疫促进剂进行预防,如β-葡聚糖、壳聚糖、多种维生素等(使用剂量参考说明书,每15天可以连续投喂4~6天),可提高小龙虾的抗病力。同时,每15天可以用中草药(板蓝根、大黄、鱼腥草混合制剂,等比例分配药量)进行预防。中药需要煮水拌饲料投喂,使用剂量为每公斤虾体重0.6~0.8克,连续投喂4~5天。如果事先将中草药粉碎混匀,在临用前用开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连同药物粉末一起拌饲料投喂则效果更佳。
治疗措施
水体消毒 使用聚维酮碘、季氨盐络合碘等,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使用方法是连续泼洒2~3次,间隔1天泼洒1次,使用剂量参照说明书。
内服药物 对于发病稻田而尚有小龙虾摄食时,可以投喂抗病毒和抗细菌中草药(板蓝根、大黄、鱼腥草、大蒜素等)进行综合治疗。建议在小龙虾预防和治疗疾病时投喂对虾精饲料,并用尼龙网做成饲料台悬挂水中进行投喂,以便观察虾摄食情况。但养殖者要注意,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和人用药物防治虾病。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zhongtai.com/lbbbzl/2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