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陈燕燕/文毛朝青/图
莆田女子得舌癌
不得不切除半侧舌头
医生独辟蹊径
从她的腹股沟割了块“肉”
再造了新舌头
这种手法在福建还是首创
最近,25岁的莆田女子小云(化名)舌头长了个溃疡,仅黄豆大,三个月不愈合,竟查出舌癌。为了挽救生命,她不得不切除半侧舌头,医院,医生“移花接木”,从她的腹股沟割了块“肉”,给舌头打了“补丁”,新舌头很快就恢复了大部分的语言、吞咽、咀嚼功能。
该院口腔外科主任医师欧阳奇明说,近年,福建的口腔癌高发,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如果发现同一部位口腔溃疡2周以上,应及时就医。
舌头长疮三个月被切半根舌头
16日,小云刚做完手术第4天,已能流利地说话,新舌头还能向上、向前轻微运动。她说,今年起,她常舌头溃疡,涂点药,过几天就好了。三个月前,左侧舌头下又长了个小疙瘩,硬硬的,不是很疼,但小疙瘩一直没痊愈,逐渐出现舌头僵硬、疼痛、进食困难等问题,她才觉得不对劲。
小云的舌头长疮3个月不愈合
10月初,医院,欧阳主任发现,她的溃疡仅2厘米大,外观像菜花,他觉得不妙。果然,从她的舌头取下一小块标本进行检测,确诊为舌癌。
“应尽快手术!”13日,医生兵分两路,一组医生取下小云的半侧舌头,清扫一侧颈部淋巴结,另一组在她的腹股沟割下一块肉,约6×8厘米。
医生试着在最隐蔽的腹股沟取皮瓣
这不是普通的“肉”,而是一块带有血管、神经的皮瓣。在显微镜下,医生将这块“肉”接到小云剩下的半侧舌头上,再吻合血管、连接神经,最后,给皮瓣整形,塑造成舌头的样子,全程仅4个多小时。
打了补丁的舌头很快就恢复了大部分的语言、吞咽、咀嚼功能
次日小云就能说话,一周后就能吃东西,10天后就能出院。再造舌可能丧失一部分味觉、触觉,但可以恢复语言、吞咽、咀嚼功能。
腹股沟的皮瓣,血管仅1毫米细,非常不好取、不好接
欧阳主任说,以前,医生都取手臂、大腿外侧的皮瓣来造舌,但不美观,近年,年轻患者越来越多,近半年,他们试着在最隐蔽的腹股沟取皮瓣,这种皮瓣的血管是次要血管,对患者的身体几乎没影响,但仅1毫米细,并在肌肉中穿行,非常不好取、不好接,会增加手术难度。目前,他们已成功手术6例,在福建是首创。
以前,医生都取手臂、大腿外侧的皮瓣来造舌,会留下疤痕
25岁舌癌病人医生头一次碰到
欧阳奇明从医30年,小云是他接诊过的最年轻的舌癌患者。她不抽烟喝酒,又没家族史,咋突然发病?他一再追问,小云才说,平时,她喜欢吃烫嘴的饭菜,也爱吃麻辣烫、火锅等。
他指出,口腔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第六高发癌症,在我国,口腔癌在恶性肿瘤中排第12位。
早年,口腔癌多发于65岁以上,近年有年轻化趋势,三四十岁的患者很常见,30岁以下的患者明显增多。
其中,八成口腔癌是舌癌,不良卫生和生活习惯可引发舌癌,比如吸烟、饮酒、嚼槟榔,还有些人喜欢吃烫嘴的食物,容易造成口腔黏膜轻度灼伤,如果频繁如此,会令口腔黏膜溃烂加剧,难以愈合,长此以往可能引发舌癌。在沿海地区,不少人常吃硬壳海鲜,用嘴巴直接咬,易诱发溃疡,也容易引发口腔癌。
此外,物理刺激诱发的舌癌也比较常见,比如牙齿残根、残冠,长期摩擦、刺激,导致口腔破溃;打舌钉、舌环,长期摩擦形成溃疡;不注意口腔卫生,容易导致龋齿,久而久之,会加剧对口腔的刺激,也可能诱发舌癌。
貌似口腔溃疡超过两周需警惕
欧阳主任指出,舌癌不是不治之症,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但早期病症跟口腔溃疡很像,都是出现不明原因肿痛和白斑。几乎每个人都长过口腔溃疡,有时调整饮食、喝点清火茶就好了,很多人不会在意。有的患者溃疡疼痛一两个月,放射到耳根,医院,一旦确诊,已是中晚期。
他指出,疲劳、熬夜、生活不规律、女性经期等都可能导致口腔溃疡,早期会疼痛,多为复发性口疮,且病发时间不会持续太长,长的位置不定,外观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微肿但并非肿块,一般在1-2周内自愈。
若溃疡长在同一部位,多在舌头的边缘处,或伤口呈现不规则的白斑状、橘皮状突起,并有疼痛性肿块,且基底较硬,经治疗,超过两周不能愈合,应警惕。
同时,舌癌的早期信号可能是爱咬舌头,白斑、红斑、扁平苔藓也可能是癌前病变。若发现舌部有其中的任何一种症状,不感觉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诊。
出现溃疡时,忌辛辣、烟酒等,避免反复刺激破损部位。每1~2年应进行一次口腔临床检查,如发现口腔白斑呈颗粒状、呈崛起状,产生腐烂溃疡,应警惕。
医院口腔外科欧阳奇明的治疗团队腹股沟取皮瓣造舌,他们已成功手术6例,在福建是首创。
大家都在看
●榕七旬依姆突然脑中风,病因80%的人会犯,赶紧告诉家里老人
●扎心!“胖”被正式列入“工伤”!快转给你的老板看看……●这些身体器官求救的信号,现在知道能救命!
海峡都市报社新媒体生活部出品
值班编辑:小渔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zhongtai.com/bbzyzl/1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