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白斑治疗 >> 白斑病早期治疗 >> 正文 >> 正文

探案颈部肿块半年多,病根源自口腔中

来源:白斑治疗 时间:2020-5-14

作者:马玉燕、金文婷

审阅:胡必杰、潘珏

一、病史简介

女性,66岁,安徽人,-9-18医院感染病科

主诉:发现左颈部肿块半年余。

现病史:

-1左右患者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肿块,约黄豆大小,伴胀痛,局部发红不明显,医院抗感染1周(具体药物不详)后肿块胀痛较前有好转。

-6左颈部肿块再发疼痛,且较前明显增大,医院,行肿块B超显示:左侧胸锁乳突肌起始部包块(大小约24*9.6mm)伴周围淋巴结肿大,考虑“骨化性肌炎”。MRI:左侧腮腺下方,胸锁乳突肌起始处见异常信号,考虑炎性病变可能性大。鼻咽镜及喉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及新生物。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左颈部肿痛有好转。

-8再次出现左颈部肿块明显增大伴疼痛。

-9-9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查体见左侧胸锁乳突肌起始部可触及一肿物,直径约2.5cm,质软,伴轻压痛,活动尚可,与深部及浅层组织无明显粘连,表面无明显皮温升高及红肿、破溃等。颈部增强CT报告“左颈部占位,考虑良性病变机会大,建议MRI检查;左上颌窦炎”。

-9-11超声引导下左颈部皮下层低回声肿块穿刺,病理报告:组织局灶区见较多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可见放射状菌团,特殊染色(PAS和六胺银染色)该菌团呈阳性反应,考虑为特殊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性反应。9-18为治疗收医院感染病科。

既往史:糖尿病病史10余年,目前口服降糖药+胰岛素降糖治疗,血糖控制可。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否认疫区旅居史,否认蚊虫叮咬、宠物抓伤史。17年前于外院行全子宫切除术;年6月于外院行胃息肉摘除术。否认药物过敏史。

二、入院检查(-9-18)

体格检查:T:37℃P:70次/分R:18次/分BP:/80mmHg,左颈部耳下方局部红肿,穿刺点处可见脓点,轻压痛。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4.85,N:55.5%

炎症标志物:hsCRP:1.9mg/L,ESR:2mm/H,PCT:0.04ng/ml,SF42.7ng/mL

糖化血红蛋白:6.5%

肝肾功:ALT/AST13/15U/L,Cr51umol/L

细胞免疫:CDcells/ul,CDcells/ul,CD4/CD81.0

T-SPOTA/B:7/0

肿瘤标记物:CEA9.2ng/mL,CA.9U/ml,余阴性

自身抗体:(-)

辅助检查:

9-22头颈增强MRI:左胸锁乳突肌炎性改变;左上颌窦炎。

腹盆增强CT:左肾盂输尿管移行处可疑小结石,左肾轻度积水。

三、临床分析

患者老年女性,慢性病程,左颈部疼痛、肿块半年,抗感染似有效,但之后出现复发,炎症标志物升高不明显,起病前有牙科操作史,病理提示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可见放射状菌团,需考虑如下诊断:

1.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可能如下:

放线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菌,普遍分布于牙周袋、牙菌斑和龋齿上;在免疫力缺陷或低下如糖尿病患者中易致病;多表现为颌面部感染;感染时呈慢性肉芽肿性病变伴破溃流脓,局部压痛,有特征性“硫磺颗粒”,生长缓慢。龋齿和拔牙、牙龈炎和牙龈创伤、口腔颌面部创伤是其最常见的诱因。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起病前有牙科操作史,主要表现为左颈部反复肿痛,慢性病程,活检提示急慢性炎症,可见放射状菌团,PAS、六胺银阳性,故考虑放线菌感染可能大。

口腔厌氧菌:患者反复颌下肿块伴疼痛,穿刺后有脓点形成,需考虑厌氧菌感染可能,上呼吸道中较为重要的潜在厌氧菌病原体包括具核梭杆菌、黑色素普氏菌、口腔普氏菌、解脲拟杆菌和消化链球菌属。

非结核分支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越来越被重视,可引起慢性化脓性病变,T-spot通常阴性,组织病理可提示肉芽肿、特染抗酸阳性。确诊有赖于脓液或组织培养到非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最常见感染部位为肺,颈部淋巴结结核也不少见。本例慢性病程,反复左颈部疼痛伴肿块,既往有糖尿病史,需考虑结核感染。但病理镜检和T-SPOT结果,不支持结核感染。

2.非感染性疾病:老年女性,颈部肿块半年,局部红肿不明显,炎症标志物不高,需考虑颈部肿瘤性病变或肿瘤颈淋巴结转移可能,但病理活检未见异型细胞,胸部CT、颈部CT未见原发性肿瘤依据,故暂不考虑。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追问病史:半年前曾有洗牙史,否认龋齿、拔牙史。再次与病理科沟通并加做抗酸染色和弱抗酸染色均(-)。

考虑患者放线菌感染可能大,9-18起予青霉素万单位q6h;9-23改青霉素万单位q8h;辅以局部换药等对症处理。

脓点拭子涂片找细菌、真菌、抗酸杆菌:均(-);细菌、真菌培养:均(-)。

10-7患者左颈部疼痛较前明显好转,红肿基本消退。

10-9头颈部增强MRI:左侧胸锁乳突肌局部异常,炎症机会大,较前略有吸收。

10-10改阿莫西林(阿莫仙)1gqid口服;门诊持续随访中……

治疗反应

颈部病灶

颈部MRI

五、最后诊断与鉴别诊断

最后诊断:

左颈部放线菌感染

诊断依据:

老年女性,慢性病程,有糖尿病基础,反复左颈部疼痛、肿块半年,炎症标志物升高不明显,起病前有牙科操作史,病理提示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可见放射状菌团,特染PAS、六胺银阳性,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局部红肿好转,MRI提示病灶较前有吸收,故诊断明确。

六、经验与体会

放线菌是口腔正常菌群。放线菌病主要为内源性感染,最常见累及部位为颈面部,龋齿和拔牙、牙龈炎和牙龈创伤、口腔颌面部创伤是常见的诱因,其他易感因素还包括糖尿病、免疫抑制等;多表现为无压痛的硬化肿块、多发性脓肿,发展缓慢,持续数周至数月;脓肿最终可破溃流出粘稠的黄色或浆液性渗出液,其中产生有特征性的硫磺颗粒,形成瘘管和引流窦道,可引起区域性淋巴结肿大。

放线菌属于革兰阳性丝状厌氧菌,衣氏放线菌是引起放线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放线菌生长较缓慢,需要厌氧环境,培养观察至少14-21日,所以我国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很难培养检出放线菌。

放线菌病病理可表现为肉芽肿性病变,多为急性或慢性炎症性肉芽组织伴中性粒细胞、泡沫状巨噬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周围呈致密纤维化。特征性的“硫磺颗粒”在总体组织中所占比例可能不超过1%,常规组织染色容易被遗漏,需有经验的病理科医生方能识别。

抗感染治疗,首选大剂量青霉素G;四环素类、红霉素和克林霉素也有效;但头孢氨苄、苯唑西林、氟喹诺酮类、甲硝唑、氨基糖苷类、氨曲南,对本病无效。抗感染通常需持续2-6个月。

放线菌几乎总是作为多微生物菌群的一部分被分离出来,无单纯分离出放线菌的病例,常共同分离出的细菌包括啮蚀艾肯菌属、梭杆菌、拟杆菌属、嗜二氧化碳细胞菌、链球菌和肠球菌等。治疗上并不需要针对其他与放线菌种共同鉴别出来的共生菌群,仅对放线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通常可治愈。放线菌感染病灶在抗生素治疗同时继续进展,出现纤维化和“木质样”硬结,往往误诊为恶性疾病(恶性疾病对抗生素无反应),临床应注意鉴别。

参考文献:

MoghimiM,.Treatmentofcervicofacialactinomycosis:areportof19casesandreviewofliterature.MedOralPatolOralCirBucal18:e-e

KimSR,.Pulmonaryactinomycosisduringthefirstdecadeof21stcentury:casesof94patients.BMCInfectDis13:.doi:10./--13-

医院感染病科

特需、专家、普通和专病门诊时间

特需专家门诊(东院区:斜土路号)

胡必杰教授: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专家门诊(西院区:医学院号)

潘珏主任医师: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感染病科普通门诊(西院区:医学院号)

周一至周五全天

肺外结核专病门诊(西院区:医学院号)

周一、周三、周五下午

中山感染探案系列:

探案1:高三男生反复高热,究竟会是什么原因?

探案2:支扩患者半年内10次入院,元凶竟是...?

探案3:这样的肺炎,火眼金睛的你能一眼看出真凶吗?

探案4:我的肺炎为什么总好不了?

探案5:花季少女,多发肺部病灶、手部及胸壁肿块为哪般?

探案6:肺部病灶伴嗜酸细胞高,又是寄生虫在作怪?

探案7:七旬老太,发烧后臀部肿胀,会是啥?

探案8:青年女性瘦瘦瘦,竟是麻烦找上门

探案9:肺炎元凶上百种,不识此君易折腾!

探案10:中年男子咳咳咳,病原体竟是……

探案11:野外游玩兴致高,发热皮疹真烧脑

探案12:发热咳嗽治不好,元凶竟是脓肿灶

探案13:女性发热关节痛,都是风湿惹的祸?

探案14:发热气急来势汹汹,罪魁祸首“大名鼎鼎”

探案15:颈部淋巴结肿大?原因好意外,治法好简单

探案16:咳嗽痰血胸壁肿,癌症脓肿迷魂宫

每周一晚

上海医院感染病科与你不见不散!

图文编辑:刘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zhongtai.com/bbbzqzl/43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