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外阴白斑属于中医学“阴痒”、“阴痛”、“阴疮”、“狐惑”、“阴蚀”等范畴。本病又称外阴营养不良、外阴营养障碍、外阴白色病变等,是因女性外阴皮肤黏膜组织变性引起局部色素减退脱失、弹性减退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体征表现为外阴皮肤黏膜变白、增厚粗糙、变硬、脱屑、皲裂、溃疡,甚至大小阴唇萎缩消失。外阴瘙痒难忍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并伴有阴道干涩、性生活困难等。根据其组织病理变化的差异,可分为增生性营养不良、硬化苔藓性营养不良和混合性营养不良。
流行病学调查在女性中外阴白斑的发病率为5‰~10‰,本病不具传染性,但可遗传且遗传率较高。外阴白斑发展成为鳞癌的较为少见,恶变率为2%~5%,但不排除发生恶变的可能性。对于那些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患者,特别是伴有硬结或破溃的增生性营养不良者,要高度重视。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此病发生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肝经绕阴器,主藏血;肾藏精,主生殖,开窍于二阴;脾统血,主肌肉。肝脾肾气血不足,不荣于外阴,而致血虚风燥作痒;或是外邪侵犯肝脾肾,因邪致瘀,局部气血不通,风动作痒。血虚风燥或血瘀风燥为该病主要病机。
不良影响外阴白斑对患者心理的不良影响与本病的进展呈现恶性循环。一方面严重的瘙痒症状使患者难以忍受,不自主挠抓造成外阴皮肤皲裂破溃,进一步皮损触发新瘙痒致瘙痒更剧烈;另一方面患者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影响家庭和社会和谐,导致紧张、焦虑等情绪。。治疗外阴白斑病理改变主要在表皮层和真皮层,特点是细胞变性、黑色素细胞消失,真皮层毛细血管闭塞,微血管障碍以及胶原纤维生成障碍,真皮内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
手术治疗70年代,西医主张外阴局部病变切除,但病灶切除后,周围正常组织仍可继续发病,且复发率高达50%,此外,术后瘢痕挛缩变形的外阴使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性交困难,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心里负担,加之本病的癌变几率不高,使手术治疗逐渐被放弃。
高能聚焦超声 高能聚焦超声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创局部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在组织内良好的能量穿透性聚焦于特定深度的靶区组织,通过特有的物理效应,破坏病变组织,增加细胞的通透性,改善微循环,促使病变组织恢复正常形态和色泽。
局部封闭治疗 封闭疗法原是由局部麻醉演变而来的一种治疗疼痛的方法,在外阴白斑的治疗中选择使用此法可以加强各类药物对病变组织的治疗力度,在药物的选择上常有免疫增强剂、皮质醇激素类、维生素类、抗生素、性激素等。
外用药物 临床鲜有单纯使用外用药膏治疗的报道。在患部外涂维生素A、D、丙酸睾丸酮或黄体酮等制剂虽均为传统治疗方法,却可松解黏连、滑润、营养皮肤黏膜,促进肉芽组织增长,常作为辅助方式进行治疗,其药物作用原理同于使用局部封闭治疗的各类药物。
雾化、光疗法 雾化治疗可以增加皮肤的水化作用,促进皮肤血液循环,使药物更易渗入皮肤的真皮层(瘙痒神经末梢所在处)而增强疗效。而红外光、KS光热疗法、白炽灯光照等治疗均能使局部毛细血管血流加快,促进药物吸收,增强组织再生功能,使局部炎症产物和代谢产物吸收加快,目前此类方法多被作为辅助治疗方法而被选用。
中医治疗相对于以上西医治疗具有缓解本病症状,延缓病程进展,不易产生耐受等优势。
辨证施治
脾失健运或肝气犯脾脾胃积热致水湿内停,湿热下注者,证见脉数、苔黄腻、大便溏薄黄臭,头晕纳差少眠,下肢困倦乏力。外阴轻度红肿糜烂湿疹化,奇痒无比,继而失去弹性似皮革,类似于西医增生型营养不良。治则为益气健脾、燥湿化痰,方如健脾清热祛湿汤:黄柏、黄芪、土茯苓、天麻、半夏、芡实、泽泻、龙胆草、山药等随症加减,水煎服,脾胃健则清阳升、痰湿自去。
肝肾阴虚蕴热或肺胃积热久病热毒下灼而致外阴失养干枯,病变处轻度瘙痒,皮损萎缩变硬、干燥皲裂,重者阴道口挛缩狭窄,类似于西医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证见舌红少苔,抑郁性冷,五心烦热、虚热汗出、头晕目眩、间或肢麻疲劳、腰腿酸软。自拟滋阴益肾汤:玄参、麦冬、枸杞、女贞子、益母草、首乌、菟丝子、杜仲、山药等加减,水煎服;或服用清热养阴中成药知柏地黄丸以及桃红四物汤加减,以滋养肝肾,补益精血,清热活血,平衡阴阳为主。
肝血亏损而致血虚生风症因营血亏虚,筋脉肌肤失养风盛作痒,证见舌苔薄白,脉细弱,面色无华、爪甲不荣,皮肤干枯多皱,外阴干燥瘙痒,呈广泛白色、菲薄如纸,兼有少许肥厚硬化增生皮岛,类似于西医混合型营养不良。血为阴,血虚继而引起阴虚,补品多为温阳性,耗阴,就会出现虚火,建议在吃补药的时候也吃一些补血生津的药物。内服养血祛风汤:川芎、熟地、当归、枸杞子、川楝子、桂圆、白蒺藜、水牛角、阿胶(烊化)等。着重加强营养调理,补益气血,以达阴阳平衡。
中医外洗疗法所有不同的病情、不同的类型、不同体质的患者,均应用外洗方辨证施治,视病证特点、临床症状变化,按“阴痒”、“阴疮”,取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方辨证加减,方剂组成:苦参,黄柏,地肤子,蛇床子,徐长卿,威灵仙,刺蒺藜,百部,艾叶,白鲜皮,冰片,川椒,当归,生槐花,紫草,地骨皮,生地等随证加减。泡制方法:加mL水浸泡1h,文火煎30分钟,滤出药液,趁热熏洗,放凉后采用浸泡药液的7层纱布,溻敷外阴,2~3h/次,2次/d。
外阴白斑是一种较顽固的慢性黏膜病变,因为发病机理复杂,西医只是初步肯定了一些浅显的发病诱因,具体的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单纯西药治疗只能采用对症或者说循证用药,以抗炎安抚止痒为治则,虽可迅速起效,但却难以根治。中医在探讨该病病机方面认为主要与肝、脾、肾有关,其中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因肝经绕阴器,主藏血及疏泄;脾生化气血,主肌肉;肾藏精,开窍于二阴,而前阴尤需精血濡养和温煦。临症治疗亦从调解肝、脾、肾着手,辨证分为脾失键运、肝肾阴虚和血虚生风等不同症候,灵活采用健脾清热、祛湿化痰、滋养肝肾、补血生津、活血化瘀、濡养肌肤等多种方剂内服加熏洗,更加有的放矢、表本兼顾。中西医结合疗法,优点有三:一是中医补肝益肾健脾、祛邪扶正,结合西药神经调理,更好消除症状、去除诱因;二是内外兼治,注重病变部位抗炎调养,改善外阴血运循环,较快恢复外阴皮损弹性。三是同时选择多种药物剂型和用药方法,各种药物协同疗法能起到快速起效、作用持久,心理感觉和生理症状同步好转,平缓了患者的烦躁心理,逐步促使患者达到临床彻底治愈。
文献来源:
唐敏洁.陈莉.姚馨怡.张勤华.外阴白斑的中西医治疗[J].吉林中医药.
张璐.王建玲.外阴白斑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湖南中医杂志.;32(9):-.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anzhongtai.com/bbbzlyy/577.html